泰国历史

2001年2月9日,他信·钦那瓦成为新任泰国总理,泰国在他的领导下走出金融危机,走向稳定的局面,后他完成4年任期,于2005年成功连任。然而他所领导的政府深陷贪污丑闻之中,使得专权的军方有机可趁,再度导致国家陷入两方拉锯的不稳定局面。
2006年军事政变
编辑
主条目:2006年泰国军事政变
2006年是泰王拉玛九世登基60周年,他信执政超过五年,政局步上分化,反对派指责他信贪污,上街要求他下台,他信被迫提前大选,由于4月2日的议会选举遭到三大反对党的联合抵制,造成严重的政治危机。4月5日,泰国看守内阁总理他信·钦那瓦在内阁特别会议上指派副总理奇猜·万那沙提暂时行使看守内阁总理职责[9]。5月8日,泰国宪法法院裁定,泰国选举委员会在国会下议院选举中“有违法和违宪行为”,因此选举结果无效,应重新举行国会下议院选举[10]。9月19日,军方发动政变,解散他信内阁,由国家管理改革委员会接管国家政权[11]。9月22日,陆军司令颂提·汶雅叻格林出任管理改革委员会主席[12]。10月1日,管理改革委员会颁布临时宪法并立即生效,管理改革委员会更名为泰国国家安全委员会[13]。10月9日,以素拉育·朱拉暖为临时总理的临时内阁宣誓就职[14]。10月20日,临时立法机构泰国国民立法大会成立[14]。
2007年8月19日,就宪法草案举行全民公决[15],草案通过公决[16]。12月的大选,亲他信的人民力量党赢得大选,再次执政。
2008年政治危机
编辑
主条目:2008年泰国政治危机
总理沙麦·顺达卫违反宪法,2008年9月9日遭解除职位,9月17日,下议院选出前法官颂猜为总理,但颂猜于12月2日被裁定选举舞弊而被迫下台。
据报道,泰国的政变有时或与王室及支持王室的势力有关;国王为保持平衡,指示政争须有限度。2008年的政治危机中,穿着黄衫、包围机场的人被指为王室支持者;运动起源于国王惧怕他信进一步扩张影响力。总理颂猜代表民选政府命令警察进入机场驱逐黄衫人,但军警都只忠于国王而不愿行动。[12]
政变后,泰国通过2007年宪法,规定由军队控制的选举委员会指定参议院160席中的84席,其馀议席中的绝大部分也由各地的选举委员会指定;并且通过法院限制原泰爱泰党议员参选而控制住众议院,进而控制政府官员的选择。由于军队是忠于泰国王室,因此,通过政变,泰国王室重新控制及主导泰国的军政大权。在野民主党上台,亲他信的为泰党成为在野党。
2010年反政府示威
编辑
主条目:2010年泰国反政府示威
2010年泰国反政府示威,发生在2010年3月12日至5月19日期间,反独裁民主联盟领导的一系列示威活动。示威反对民主党领导的联合政府,要求其下台,提前大选。
2011年7月3日,亲他信的为泰党赢得大选,再次执政。
2014年军事政变
编辑
主条目:2013年-2014年泰国反政府示威和2014年泰国军事政变
2013年泰国反政府抗议活动泰国在野党民主党(Democrat Party)10月30日宣布,31日将在曼谷的讪甚(Sam Sen)铁路一带发动反特赦案集会。抗议人士认为,特赦案目的是要替因贪污遭定罪的前总理他信·西那瓦漂白,让他能够结束自我流亡,返回泰国。11月11日参议院以压倒性票数驳回特赦法案,但示威人潮并未减退。同年12月9日,总理英禄·西那瓦宣布解散国会,提前于2014年2月2日举行大选,但反对派不买帐,继续示威抗议,要求英禄·西那瓦下台,组成人民议会。
2014年5月20日,泰国军方宣布实施戒严法。泰国陆军总司令巴育宣布接掌政权,巴育与资深军方官员一同在全国转播的节目上,宣布接掌政权,并称此举是为了恢复和平,这是泰国自1932年以来,军方第12次发动政变。